怀来县乔志方八棱海棠种植专业合作社

石片村杏林飘香醉游人

发布时间:2023-01-14

提起怀来县官厅镇石片村,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黄灿灿的大黄杏。的确,石片村是黄杏产业专业村,村民靠着种植杏树,日子越过越红火。
石片村坐落于怀来县南部,地处半山丘陵区。从县城出发,沿着一直延伸、寻不到尽头的平坦公路向南行驶,约二十分钟的车程便到达石片村。在这个炎炎夏日里,平日寂静的小村庄开始沸腾了。


  在村里随便转转,公路两边,农家小院以及临街处一栋栋精美的二层小洋楼前,随处都能看到一堆堆,一筐筐,一箱箱待售的新鲜黄杏。“刚采摘的石片黄杏,6块钱一斤。”看到有人来,公路两边的村民边聊天边吆喝着。“今年黄杏成熟早,石片村的黄杏都不用出村就能全部卖掉。每年都会有来自北京、天津,张家口等地的游客慕名前来采摘,购买。”石片村村民介绍说。


  “石片杏,不用问”、“只有我们村产的杏才是这个味,别的地方产的都不行”,这已成为石片黄杏的骄傲,也是石片人的骄傲。
是什么让石片村人如此自信,又是什么让石片黄杏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石片村何时建村,村里没有详实的文史记载。根据村民家里的祖坟推算,石片村至少已有三百年的历史。据村**支部**柴广文介绍说,石片村**早的先民是从山西省大柳树底移民而来的,主要以柴、马、陆,于姓氏为主。建村时,这里都是石坡,以山石铺路,故得名为“石片村”。


  石片黄杏栽种历史悠久,建村时,山坡上已有杏树。村民觉得黄杏很好吃,故以村名而命名为“石片黄杏”。据说,石片黄杏为清朝皇宫御用贡品,**也用此杏招待美国总统尼克松等外宾。然而多年


  来石片黄杏却像是“待字闺中”的少女,因为地处偏僻,落后,没有形成规模,虽守着“好容貌”,端着“金饭碗”,却找不到“好人家”。


  自上世纪90年代,当地县委县**鼓励发展枣杏种植以来,石片村率先发展杏产业,在本村宜林荒山大量栽植黄杏和杏扁树,发展成为全县闻名的黄杏产业专业村。此时,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被彻底激活。家家户户有自己的杏树林,冬去春来,村民起早贪黑的忙碌于两点一线间。一颗颗小小的黄杏,寄托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希望。近年来,石片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看着石片黄杏越种越好,周边村庄也有了缕缕心动。在石片村的带动作用下,临近的鹿叫坡、杏树洼、鹰窝沟、孙庄子等各乡村开始发展黄杏、杏扁产业。


  从喧闹的吆喝声中逃脱出来,我们在村民的带领下,顺着土坡小路来到山坡上,密密麻麻的杏树带着深深浅浅的绿意扑面而来,枝桠上悬挂着硕大的黄灿灿的果实,空气里飘散着淡淡杏香。沿途中,我们不时可以看到村民们挑着箩筐走过,他们是去山上采摘黄杏的。“今年黄杏产量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因此今年的黄杏长得稀疏,个头大。这座山坡是离村**近的一个制高点,站在这能看到整个村庄的面貌,非常漂亮。”随行的村民说。


  石片村正好落在两山岭夹峙之间,村庄建在山沟里。黄杏树、杏扁树绵延3000亩,像温柔地臂弯拥抱了整个村子。一眼看去,房子层层叠叠依山而建,屋前院后,被一棵接一棵的杏树密实地掩盖着,将石片村装扮得很美。这是一个树的世界,一棵树一个韵味,一棵树一个情调。偌大的村庄,村在山中,房在树下,令人回味无穷!


  杏树是石片村从春季走到冬季的一抹绚丽色彩,也是村民从冬季盼到夏季的一缕生存希冀。


  冬去春来,当冰雪消融,万木复苏的时候,石片村山坡地角、房前屋后的杏树纷纷披上绿叶,虽然不像杨树挺拔劲秀,也不像柳树婀娜多姿,但杏树以她的素雅大方受到石片村民的喜欢。也就是这个时候,村民们结束了冬日的“冬眠”生活,开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石片村每年都聘请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为村民讲授关于黄杏的管理知识:从杏树修剪、病虫害防治、打药、施肥、杏树后期管理等几个方面对种植黄杏的村民们进行科学、系统的讲解培训,指导村民按照无公害和绿色果品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组织生产。


  当天际刚刚吐出鱼肚白时,石片村山坡狭窄的小路上,断断续续就会出现挑箩筐的村民的身影,柴广文也是其中一个。为了保证杏果实后期生长个大、着色好、含糖量高,柴广文每天凌晨4点就到他的杏果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家里有二十亩果林,修剪、施肥、喷药,疏花疏果这些前期工作马虎不得。等到黄杏成熟时,一天一个变化,更得抓紧时间,尽快把个头匀称、色泽纯正,已经成熟的黄杏**时间拉向市场。”柴广文说。


  又到了一年一度杏果成熟的季节,石片黄杏让这个全村287户,800多人的村子成为季节性热门景点,更让这个具有三百年左右历史的村庄,摆脱了贫穷与落后,正焕放出从未有过的迷人风采和勃勃生机!


  石片村村里村外,房前屋后的杏果挂满枝头,把整个村落装扮得分外妖娆,络绎不绝的游客纷至沓来,好客的村民脸上洋溢着满面春风。


  随着产量的提高,石片村的杏产品加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全村有三家杏仁加工企业,石片人从山西、陕西等地收购杏核,加工后的产品又远销到广东、江苏、浙江等地。


  石片村的黄杏不仅有滋有味,村民的生活也很惬意,滋润。依托杏产业,全村人富裕了。一栋栋形式各样的二层小洋楼成了石片村的又一个亮点。而在高大的小洋楼身后,依然保留着原来古村的风貌,这里更多的是一份静谧。


  石片村,是一个新与旧的结合体,在时间的隧道里,她凭借独特的优势,正绽放着自己的色彩。(记者 李晓利 通讯员 王文斌 崔永胜)
 

分享: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公司名称”手机网站】

Top